English

科技专家到田间“绿色”草药显魅力

2000-08-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马晓毅 我有话说

一行行白杨树挺拔向上,一畦畦杜仲小苗浓绿旺盛,在林地行间的地块里生长着的都是人们平常少见的中药材:知母、黄芪、杜仲、丹参等等,或翠绿或鹅黄或鲜花点点。这是记者日前在河北省易县2000亩纯绿色无污染中草药种植基地看到的动人画面。

过去,这里是一望无际的荒滩沙地,间或有一些的树木也是多少年长不成材,形成不了效益,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1998年,易县兴海农牧业开发公司承包了这片位于易水河畔的沙地,并聘请北京同仁堂和中国中医药研究所的专家们对土地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认为,易县的土地非常适合开发种植中草药,因为这里本身就是大量野生中药材的生长地,仅北京同仁堂采用易县中药材就达十几种。兴海公司总经理郑海告诉记者,他们1998年种了200亩中草药,作为发展基地,先后成功种植了十几个品种,当年总收入95万多元。1999年与韩国签订了五年中草药加工收购合同,当年收入170多万元,赢利30多万元。2000年和北京同仁堂签订了5000亩无污染中草药种植回收合同,并签订了野生药材长期供货合同。仅此两项以三年计算,公司纯收入可达1500多万元。

据中国农科院的王政国教授介绍,易县中草药种植基地最大的特点是纯绿色无污染,这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系统,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土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用这种生产系统种植出来的中草药,外观齐整、香浓味甘、药性十足。郑海说,他们种植的中草药讲科学、起点高。公司聘请了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天地农丰公司总工姚晓诗为技术顾问,使用该公司研制的系列有机生物肥料、生化农药,每亩施用50-100公斤,一次性上足底肥,越用地力越强,还可以解决作物重茬问题。种出的药材质量相当高,并且无毒无虫害。1999年兴海公司种植的红花、丹参、沙参、紫苏子等四个品种,同仁堂全部以高于市场价三倍的价格收购。

该县杨春立副县长表示,易县地处太行山边缘,大部分土质均可种植中草药。据史书记载和国家药典注册,易县有50多种药材占有重要地位,如:毛知母、丹参、柴胡、黄芩等不仅品质优良,而且早已大量出口。因此,易县准备经过几年努力,建成5000亩纯绿色无污染中草药种植基地、建成一批加工点、建成一至两个中药材出口基地,争取在二三年内使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成为易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